中国法
根据中国法,许多法律法规均对不可抗力作出了相关和具体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将不可抗力定义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因不可抗力事件而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因此,无论合同是否写明不可抗力条款,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都可以免除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但是,不可抗力不一定是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唯一原因。在某些情况下,法院会考虑非不可抗力因素对事件后果影响的比例来确定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不可抗力只能部分免除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的违约责任。
为了进一步协助中国本土企业处理因新冠疫情而引发的合同纠纷,2020年1月3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发表声明,确认贸促会有权向因新冠疫情而无法履行国际合同义务的中国公司颁发不可抗力证书。此外,2020年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伟表示,对于因新冠疫情而无法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这是不可预见的、不可避免的且无法克服的不可抗力。
然而,目前仍不清楚这些证书将如何适用于双方已商定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制度。考虑不可抗力事件与潜在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合同中的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与法律规定下的法定不可抗力条款的适用关系如下——存在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情况,不影响直接参照法定不可抗力条款。如果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约定的范围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以援引法定法律规定请求豁免。如果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约定的范围超过法定范围的,超出部分视为当事人约定的另设免责条款。因此,在合同中设置不可抗力条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合同双方的意志自由,从而满足特定情况下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免责的需要。
普通法[1]
一般情况下,普通法系下没有对不可抗力的法律豁免。合同双方可以就不可抗力事件及其在合同中的相应后果达成一致。如果一个极端事件超出了合同规定的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或者合同没有就不可抗力达成任何协议,受阻无法履行义务的一方将不能援引约定的不可抗力豁免。例如,根据香港法律,只有在合同中存在明确的不可抗力条款时,才可适用不可抗力规定。然而,普通法下的受挫原则在缺乏明确的合同条款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事人提供救济。
如上所述,与中国法不同,普通法系下的司法辖区(包括但不限于香港、英国、新加坡和其他国家/地区)并没有默示适用不可抗力原则。此外,不可抗力案件的申请和处理也完全取决于合同本身。
首先,当事人因新冠疫情而要求延期或免除其履行义务的,应当考虑合同中是否包含不可抗力条款。如果合同中包含不可抗力条款,则需要考虑新冠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其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合同相关条款的构建和解读。比如,在一些液化天然气买卖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特别包含了“疾病暴发”、“疫情”、“民事紧急状态”等表述或其他类似表述。如果没有此类表述,当事人可考虑是否包括“天灾行为”、“政府行为”或“缔约方控制情况以外”的一般性表述,并应考虑新冠疫情是否与此类一般性表述有关。
一般而言,希望援引普通法下不可抗力条款的当事人应证明不可抗力事件是合同不能履行的主要原因,这一点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证明是其他因素阻碍或者延迟了合同的履行(如延迟履行是由于一方履行受阻,或者第三方的外力等所致),那么根据不可抗力条款,未履行方可能无法免除或者延迟履行合同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这不同于中国法规定下的法定不可抗力的适用。中国法下将法定不可抗力排除在豁免范围之外。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法是相对更加严格的。
值得考虑的问题
由于液化天然气合同通常需要大量谈判和修改,因此合同条款的差异各有不同。寻求依赖不可抗力条款或可能受到不可抗力条款影响的各方应仔细考虑条款的措辞,以确定应采取何种行动以应对新冠疫情所造成的任何干扰。对于长期液化天然气买卖协议,年度合同承诺购买量可以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受影响的各方可能仍需在合同年度的晚些时候履行合同义务。
相应地,不可抗力条款的描述应具体、清晰且无歧义,并根据过往的行业经验尽可能多地列出不可抗力的情形。特别是在使用CIF或FOB贸易条款的液化天然气国际买卖合同中,如果不可抗力条款不包括可能在接收港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那么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在接收港时,买方很难就不可抗力事件向卖方寻求索赔。除上述事件造成的损失外,买方仍需履行合同义务。
此外,还应具体明确定义接收港。以新冠疫情为例。如果合同条款没有明确规定接收港在中国的范围,即使中国有一个或几个(但不是全部)港口因新冠疫情而关闭,买方也不得声称存在不可抗力。
此外,由于天然气行业的供应链特点,为实现不可抗力风险在供应链内的安全传递,在确定不可抗力条款时,要考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对液化天然气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如下游资源设施损失、严重事故造成的损坏或无法运营等情况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件。
明确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当事人需要提交文件的形式,提交方法和期限也很重要,此外也要明确规定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后果,这有利于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调整。